1952年,张文荣把手雷扔进机舱,10名间谍和运输机瞬间炸成火球
197653,简单的一串数字,代表的是70多年前在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鲜血和身躯,是这197653名志愿军为了和平和安全的努力和奋战。
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当时中美兵力对比差异十分明显,中国人民志愿军完全是用自己的生命在作战,是用自己保家卫国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然而在战争胜利的背后,是一串串庞大数量的数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们挥洒的血泪,是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打下来的国家防线。
197653名志愿军烈士们都是整个时代的英雄,而这197653分之一的张文荣,这位志愿军跳伞前还不忘在敌军机舱扔下手雷,只是为了帮助自己的国家和战友们多争取一丝生机,他这一扔,10名美军间谍和运输机瞬间炸成火球。
一、永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张文荣,一个1926年出生于辽宁省的军人,早期跟随委员长,是黄埔军校的最后一批毕业生。实际上,在国民政府成都设立的军校学习时,学校就曾多次试图将他们与国民政府残部一起迁往西昌与我党做最后的抵抗,决一胜负。
然而张文荣和他周围的许多同学,早已对国民政府的政治和军事上的腐朽统治感到不满,国民政府要带领中国走的路并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适合中国的路。1949年,张文荣在当时校长李永中的带领之下宣布起义,正式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这之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军队悍然出兵,已经威胁到了中国东北边境,中国的生死存亡严重受到威胁。
当时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也是为了保卫中国境内不受到美国军队的侵害,火速召集志愿军支援朝鲜,入朝参战,抗击以美国为首和韩国和美国的"联合国军"的进攻。
张文荣就是这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援朝战争中的一份子,他在援朝的感召之下,积极加入了奔赴朝鲜战场的志愿军部队,成为了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随后跟着部队开始作战。
在一场军事行动中,张文荣所在部队为了完成上级指示的掩护命令,在三八线以南的100公里处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他所在的180师仅有4000名成功突出重围,包括张文荣所在和剩下的战友们当即被俘。
二、新战场
张文荣被俘之后,首先和战友们一起在前线接受审讯,没有什么收获的美军将张文荣等人关押到釜山的一个战俘营中看管起来,后得知张文荣是委员长培养的黄埔军校的学生之后,意图拉拢其道美军阵营中,培养成一名间谍。
张文荣虽然并不愿意就此屈服于美军的统治和管理,但迫于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为了能够"死得明白,死得没有遗憾",张文荣只能假意先获取他们的信任,进入了属于张文荣个人的另一个"单打独斗"的小战场。
在这持续了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张文荣一面假意获取他们的信任,另一面积寻求生机,试图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联系上,为他们取得一线生机。
从战俘营中因为各种原因脱颖而出的张文荣,顺利成为美国军队重点关注和培养的人才,张文荣和几名被俘战友先在美国战俘调研处特务机关接受了进一步的详细审查,之后就被送往日本一所特务学校进行进一步的培训。
美方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和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反共到作战等,最后又被送回中国接受实践培训,等待机会派往志愿军后方进行间谍破坏行动。
三、舍生取义,保家卫国
1952年,张文荣在满是敌人的一架飞机中,义无反顾把一颗手雷扔进机舱,跳下飞机之前不忘销毁美军的敌机和间谍人员。而支撑他这样做的原因,便是强大的爱国主义信念。
而张文荣被称为援朝的英雄,不仅仅是因为其销毁了美军的作战飞机和相关机密行动,更是因为他作为被美军俘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被美方善待,这在后期中美的停战协议中给了中国相当大的优势,因而援朝的停战谈判很快以中方占优势得以结束。
张文荣让美军的恶劣行径大白于天下,最大限度地维护了中方的利益,在这件事上做出最大贡献的张文荣却因此被遣送回国,遭到了长期审查,直到他去世之后才得以恢复军籍,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爱国主义的信念。
四、用平凡铸就伟大
朝鲜战争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1953年结束,整整持续了三年之久,在这期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们为了保家卫国,守卫自己的国家领土和百姓的安全啊,在战场上浴血杀敌。
时刻谨记这些英雄,不是在怀念过往的苦难,而是作为一种警示,如今的中国是千千万万的英雄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的,是这些志愿军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安平盛世。
张文荣或许只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名普通的军人,从国民政府到我党,变化的是他的组织,而不变的是他始终为国牺牲,舍生取义的决心,是他坚定的作为中国人的信念,是他死也要死得值得、明白的理想。
援朝战争是新中国近年来最伟大的战争之一,凭借着中国人民志愿军奋不顾身的牺牲和艰苦的战斗,中国才是完整的中国,拥有东北三省,拥有完整的中国血脉!
朝鲜美军中国国民政府张文荣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